3月4日,中央召開會議明確指出加快5G網絡、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。這一措施被稱之為“新基建”。不同于傳統意義上對“鐵公機”的建設,這次政策將重點向5G、人工智能和特高壓等科技端基礎設施傾斜。
新基建意味著新一輪經濟周期的正式啟動。在貿易環境惡劣,消費受挫的當下,資本洶涌的“新基建”,既是中央為對抗黑天鵝打出的一張王牌,也是加速國內產業升級,重煥內生動力的勝負手。
大幕開啟,一批以嘉楠為代表的新型芯片企業也迎來發展機遇。堅持核心技術突破,加強產品創新和商業化落地能力是它們的典型特征。嘉楠從2016年啟動AI戰略,以芯片為核心,產品創新為主線,至今已完成智能園區、智能能耗等多個領域的商業化布局。
新基建過半領域為數字基建
新基建的首次提出是在2018年12月,彼時頂層對經濟形勢的判斷為“穩中有變”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,人工智能、5G和特高壓等拉動產業升級的經濟新增量,正式成為下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方向。
據《企業透明度報告》不完全統計,全國22個已經公布投資計劃的省市,累計公布了約47萬億的投資金額。從內容上看,新基建主要涵蓋5G、特高壓、城際高鐵和交通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中心和工業互聯網等七個領域。其中四個領域歸屬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范疇,對此,阿里董事局主席張勇直言數字基建就是新基建。
AI和5G是數字基建的重點領域。兩者相輔相成,為工業互聯網奠定了下一代基礎設施,將產業智能化推向“通信高速公路”。在消費端,5G+AI將聯合開啟新一輪換機潮,并催生云娛樂、云購物等各種遠程化與智能化的消費體驗,進一步拉動消費升級。
嘉楠等芯片廠商崛起 為“新基建”構筑芯動能
5G+AI浪潮的背后是芯片產業的支撐。在5G最核心的基帶領域,目前全球只有華為海思、紫光展銳、高通、三星和聯發科五強爭霸,來自中國的企業占據三成。
在AI領域,一批芯片廠商從幕后走向臺前,既有華為、中星微等深耕行業多年的廠商,平臺型企業為代表的算法廠商,也有嘉楠、寒武紀科技等崛起中的芯片創業企業。
以嘉楠為例,ASIC技術是嘉楠聚焦端側AI的突破口。公開資料顯示,嘉楠在ASIC領域持續發力,包括算法開發和優化,標準單元設計和優化,低電壓和高能效操作,高性能設計系統和散熱等。這些都是AI以及高能效計算芯片的底層共性技術。
截至2019年9月30日,嘉楠在中國共注冊69項專利,其中包括6項發明、50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3項外觀設計專利。
2016年,嘉楠正式開始AI芯片的研發,并在兩年后發布了首款商用自主知識產權邊緣AI芯片勘智K210。K210的關鍵器件,神經網絡加速器KPU完全基于嘉楠團隊自主開發。目前該芯片已經部署于智慧園區、智慧能耗等領域。
在主攻硬技術的同時,嘉楠也謀求端側AI算法的突破。嘉楠董事長兼CEO張楠賡曾表示,嘉楠不做芯片的單一售賣,致力于為企業客戶提供可持續的服務。疫情期間,嘉楠接連發布人臉口罩檢測模型以及活體檢測模型,邁出了建設軟硬協同解決方案的重要一步。
目前,嘉楠已經初步形成了從底層芯片設計,算法自主研發及適配,產品模組開發到上層SaaS服務的全流程AI解決方案,并在業務實踐中錘煉這套解決方案的落地能力。
在業務實踐中錘煉落地能力
在軟通智慧總部,大樓共有5萬人,由嘉楠研發的無感門禁系統已經實現了日均每監控點2000次的識別。這套系統并非常見于產業園區中帶有屏幕的門禁閘機,它的前端設備只有攝像頭,其內部載有嘉楠研發的AI芯片K210。該系統可以實現訪客在自然狀態下的身份驗證,當訪客靠近閘機,K210直接在攝像頭內部完成人臉特征的提取和比對,不需要刻意刷臉。
同時,由于人臉圖像在端側直接完成處理,返回后臺的是結構化數據,不但保護了訪客的隱私,提升通行效率,也大大減少了數據回傳的帶寬成本,減輕園區運營負擔。
在企業級AI市場,智慧園區因其豐富的應用場景而成為近年來AI推廣的陣地之一。咨詢機構IDC調研顯示,到2023年,中國智慧園區AI支出將達到6.5億美元,未來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4.5%。終端設備的智能化創新成為智慧園區建設的關鍵,事實上,這也與嘉楠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。
智能能耗領域也有相似的應用邏輯。貴陽花果園社區是全國最大的棚戶改造區項目,截至2019年6月底,花果園已入住人口14.3萬戶,共計43萬人;入駐企業和商戶20000余家,日均人流量100萬人次。
面對如此龐大的住戶和商戶,能耗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后續分析難以依靠人工抄表進行。嘉楠研發的智能抄表能通過圖像識別實現數據的自動讀取和傳輸。由于模組采用外掛式,不需要舊表改造就能完成部署,在節約改造成本的同時縮短施工周期。
在后端,嘉楠通過SaaS服務平臺統一采集并分析來自設備端的數據。例如,通過歷史用能數據監控異常情況,防止能源偷漏情況;通過社區周邊商鋪的用能對商業景氣度進行預測等。這些服務不僅方便住戶的生活,也為社區規劃及相關部分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撐。
在嘉楠董事長兼CEO張楠賡開年的內部信中,稱其在今年將完成二代芯片研發,以及包括智慧零售、智能駕駛、智能金融等更多場景的開發。隨著一批以嘉楠為典型案例的芯片企業崛起,將成長為數字基建大潮的一支核芯力量。